当前速讯:通往社区康复的“最后一公里”!普陀的他们这么做……
(资料图片)
2018年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数据显示,全国精神障碍患者总患病率达到17.5%,精神疾病可能成为全球人类第三大疾病,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及就业问题是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第五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计划行动(2020-2022)的大背景下,心理卫生健康体系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作为区内唯一一家二甲专科精神医院,多年来始终秉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障碍康复服务体系建设的理念。
日前,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召开职业康复工作研讨会暨2022年社会服务项目工作总结会。据区精神卫生中心介绍,医院以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堡垒和先锋作用,依托“医路阳光 守护心灵”党建品牌,实现“党建促业务、业务带党建”的良好发展生态,由党员队伍,医生,护士,社工等共同参与的“新生”职业康复基地于2021年在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会议现场
“新生”职业康复基地现有党员50人、团员49人、青年42人,35岁以下人数占比过半。基地整合多学科专业团队 专业志愿者,分批、分阶、分段的开展适应性康复训练、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模拟、辅助性就业等系列综合职业康复服务,帮助患者改善社会功能、获得就业能力、取得工作机会,从而实现回归社区、融入社会,实现“医院—社区”无缝连接。2022年医院开展《精神障碍患者职业康复》项目,通过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力量,进一步实现医院与社会力量的联动合作、优势互补。
义卖活动
研讨会后,主办方举行“新光闪耀 为爱前行”春日义卖活动,义卖现场由“新生”职业康复基地学员制作的工艺品以及职工自发捐赠的物品深受大家喜爱,尤其是基地学员中“咖啡师”亲手调配的咖啡,受到大家的热烈追捧,前来购买的医院职工络绎不绝,义卖所得也将作为“新生”职业康复基地专项经费,保障项目持续运行。
基地学员亲手调配咖啡
春日万物复苏,“新生”职场向新而行。“新生”职业康复基地项目是患者—医院—社会一体化模式的一次好的探索。未来,“新生”职业康复基地将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建设的主旨,秉持社会公益性的宗旨,持续深化品牌服务内涵,厚植“精中”文化,依托街道镇精防条线,加大和残联、民政合作力度以及专业机构力量挖掘就业岗位,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打通从医院到家庭的回归之路,提升康复期患者的就业机会,为“平安上海”“平安普陀”建设贡献力量。
查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