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短讯:王苏洪:高墙内的“仁者医心”
发布时间:2023-06-09 20:13:20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傅潇潇 通讯员陈路凡 吴运辉)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看守所三中队中队长王苏洪,自18岁上了军校直至转业前,一直从事军医工作,15年的部队生活与行医经验,他早已将“责任”与“仁心”融进骨髓。2007年10月,33岁的王苏洪转业进入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2013年初,来到义乌市看守所工作。

从警16年来,王苏洪始终保持初心、勇挑重担,因为工作能力突出,先后荣立金华市公安局个人三等功两次,受义乌市公安局个人嘉奖5次,并荣获义乌市“十佳民警”“信义金华 最敬业民警”“浙江省千名好民警”等荣誉称号,2017年7月获公安部颁发2013年以来全国监管工作突出个人。


(相关资料图)

热血不改,勇担重任

王苏洪刚到义乌市看守所工作的第一天,领导就安排他管理两个未成年人监室和一个醉驾监室。面对完全陌生的工作环境,王苏洪全身心投入到新工作。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学习监管业务,不断向同事取经,详细了解监室情况并掌握动态。通过不懈努力,他管理的几个监室面貌焕然一新。

在刚刚熟悉监管工作后,王苏洪又接到一项重要任务。2014年7月,因在押结核病人越来越多,看守所因此决定增设结核病监室,但对于谁来管理,却迟迟未定。怕传染是大家最担心的问题,结核病监室就像一个禁区,常人不敢进入,哪怕路过也是掩鼻快速离开。而当领导找到王苏洪时,他没有一丝犹豫,毅然挑下了这个担子。接手结核病监室后,王苏洪凭借学医的优势及之前的监管经验,很快将几个病号监室管理得秩序井然。

2015年10月,义乌市看守所在金华地区成立了首个艾滋病管理监室,管理的重任依旧落到了王苏洪的肩上。组建初期,因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王苏洪就到各地考察学习,自学艾滋病人管理技巧,通过不懈的努力,该监室多次被评为“文明监室”。

以心换心,以情化人

2017年1月13日18许时,戴着防暴头盔和牛皮手套的艾滋病患者管某被羁押至义乌市看守所。管某情绪异常,一意求死,收押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王苏洪见状后,便一直守在管某身旁,不惧危险,抵近观察,耐心劝说,直至凌晨一点多,终于让管某卸下了防备。之后,王苏洪每天都会去找其谈心,并给予生活上的照顾,渐渐地,管某对王苏洪产生了信任,也慢慢有了对生的渴望。

在反复的接触过程中,王苏洪发现管某的口才以及调解能力都很出色。于是,王苏洪便以此为切入口,让其发挥特长,帮助他找回对生活的信心。之后,但凡同监室在押人员存在矛盾或问题的,王苏洪便让管某协助民警释疑解难,成效颇佳。管某的脸上也渐渐洋溢起了自信的笑容。“是你的耐心和诚恳使我重新认识了世界,我曾经想过自杀,也想过出去报复,但如果现在我还执迷不悟的话,还有什么脸来面对你和那些为我真诚付出的人?”离所前,管某真诚地对王苏洪说。

不仅仅管某,监室的每一名病患在押者,王苏洪都以诚待之,除了把自己掌握的病理知识告诉他们,对于日常生活也都能做到事无巨细。在陪伴这些“特殊”管理对象近十年的时间里,王苏洪监管的监室,没发生过一起意外,在押人员见到王苏洪,都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这个平日里不善言谈的民警,在这里却成了“知心大哥”。“做好监管工作,首先要把进来的人当平等的人看,用情感去接触他们,用心去交流。”这是王苏洪总结出来的监管经验。

在看守所监管的10年中,王苏洪收到了不少的信和明信片,他都一一保存。这都是在押人员出去后写给王苏洪的,大多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也有在信里承诺要重新开始,好好做人的。这些信件成了王苏洪最好的“回报”,让他在压力中不断前行。“有时也会碰到‘二进宫’的,他们见到我都低着头走,说是违背了当初的承诺。”王苏洪说,光靠监管去纠正一个人的行为其实很难,但是有悔过的心是感化初见成效的开始,他会一直保持初心,将监管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标签:

x 广告
金融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租赁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